2012年4月18日

Six Keys to Being Excellent at Anyth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上讀到了這篇文章,關於如何在任何事上成為專業。該篇筆者 Tony Schwartz 以自身打網球的經驗為例,講述他在 "專精於某件事" 的看法。

最大的迷思莫過於認為有些人之所以在某個領域表現的好是因為他們有天份,有良好的基因,基本上是天生就註定的。但在經過研究後,Tony Schwartz 發現其實在訓練某件事的時候,其實就像我們訓練肌肉一樣,是要不斷的把自己推出 comfort zone ,然後休息消化。

Tony Schwartz 提到另一位人物 Anders Ericsson 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在用畢生的時間想證明,人們在表現上的好壞,跟天份並沒有關係,反倒是跟我們有沒有去 " 刻意練習 ( deliberate practice ) " 有關。而現在,也有許多學者同意如果要專精於某件事,最少需要 10,000 個小時的練習。



最後講到要專精六個關鍵

第一、你必須追求你所熱愛的事物,當專注的在練習我們所愛的事物的時候,經常會忘了時間消逝。

第二、把最困難的練習先解決吧,我們總是下意識的把簡單的事做完,把困難的事延後。Ericsson 發現那些傑出的人物們都把練習最困難的事在早上做完,畢竟那是你一天最有精神的時候。

第三、徹底的練習吧,就像練肌肉一樣,必須要做到最緊繃的狀態才能更上一層樓。90 分鐘是我們能夠集中精神的最長時間。但別忘了要休息,那些傑出的人在一天中的練習時間也不會超過4 1/2 小時。

第四、適度的接受專業的建議,盲目的練習也不事件好事,適度的接受建議能夠修正練習的方式。但過度的聽從建議反而會有反效果。

第五、適當的休息,一樣像鍊肌肉,在練習過後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讓肌肉組織重組。我們在練習過後需要休息讓自己沈澱消化學習的事物。

第六、習慣成自然,要想要持續一件事,習慣去做就變得很重要,剛開始會很難,不過長久下來就不需要為這件事花太多心力了。





看了這篇文章我想到郭爸講過:" 學習是有階段的,由開始的「不懂」到「懂」,然後多用就會「熟」,進而能夠到「專」,然後最高境界是「通」"。Tony Schwartz 的這篇文章可能只有到專的境界,然而郭爸所說的「通」則是可以把你所學的套用到其他的領域上,能夠融會貫通。


看完之後想一想,10,000個小時可不少,即使每天花4 1/2小時練習,也得花 6 ~ 7 年才會專精於某件事,真是不容易阿。但人生這麼長,擠出些時間去嘗試些不一樣的事物,讓自己離開comfort zone,也不算太浪費。



(4/20 更新  Jamie也寫了篇有關天份的文章,分享在這裡)


1 則留言: